黃岡師范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 808 ] 考試科目名稱: 教育技術學
考試類型:初試 復試筆試 加試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 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 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簡答題:6小題,每小題10分,共60分
論述題:3小題,每小題20分,共60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一)考試目標:
1.系統掌握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基礎、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
2.能運用教育技術學的基本理論和規律分析解決教育技術實際問題。
3.了解教育技術學的最新發展趨勢。
(二)考試內容:
1.技術與教育技術
① 了解技術的含義;從技術的本質認識教育技術。
② 區分主體技術與客體技術。
③ 教育技術的本質。
2.教育技術與教育技術學
① 教育技術的AECT94定義及其內涵。
② 教育技術的AECT2005定義。
③ 教育技術的教育技術學的研究對象、范疇與內容。
④ 教育技術的學格。
3.教育技術學的學科體系與專業建設
① 教育技術學的學科性質。
② 教育技術學專業體系的發展;教育技術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培養方向。
③ 教育技術學專業人才的基本素質、專業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結構要求。
④ 教育技術學專業的課程結構體系。
⑤ 教育技術學專業實驗室建設。
4.教育技術的發展簡史
① 國外教育技術發展沿革;視聽教學、個別化教學的概念;視聽與教學傳播的關系模型的基本原理;程序教學的基本原理;強化理論的基本原理;系統化設計教學的發展。
② 美國教育技術的演化進程;系統化設計教學。
5.我國教育技術的發展
③ 電化教育的產生與發展;電化教育與教育技術定義及其變遷;電化教育與教育技術定義的內涵差異。
④ 教育技術的迅速發展歷程;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技術理論體系。
6.教育技術學的理論基礎
①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及其對教育實踐的指導意義;認知主義及其對教育實踐的指導意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及其對教育實踐的指導意義;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及其對教育實踐的指導意義。
② 結構-發現理論、教學最優化理論、發展教學理論、暗示教學理論等典型教學理論的主要觀點及其對教育實踐的指導意義。
③ 教育傳播的基本要素及其原理;傳播理論在教育傳播學中的應用;傳播理論對教學實踐的指導意義;互聯網引發的教育傳播變革。
④ 系統科學的基本思想及基本原理;系統方法的概念;采用系統方法的一般步驟,系統方法對解決教育問題的意義與作用。
7.教育技術學的基本理論
① 媒體與教學媒體的概念;媒體的發展歷史階段;教學媒體的功能;教學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學媒體特性與分類;教學媒體選擇的原則;教學媒體選擇的方法;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的基本觀點及其教學指導意義。
② 教學設計的概念;教學設計的層次;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三類教學設計模式的主要相同點及不同點;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分析;學習者分析;教學策略的制定;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教學設計的應用研究。
8.教育技術學實踐領域
①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美國教育信息化的啟示;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歷史、現狀與戰略;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背景、現狀與展望。
②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含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意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基本原則;信息化學習的基本方式;信息化合作學習的含義及特點;信息化個別學習的概念與環節;信息化探究學習的含義及特點;WebQuest的含義及特點;信息化體驗學習的含義與特點;幾種新型的學習方式的概念及特點;信息化教學常見的問題;信息化學習方式的發展趨勢;信息化教學發展的基本路勁。
③ 遠程教育的含義、特點與本質;遠程教學過程的基本模式;遠程教育的發展階段;現代遠程教育的基本模式。
④ 績效技術的定義;績效技術的特征;績效技術與教育技術的關系;M-Learning的概念及其特點。
9.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
①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含義及基本特點;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層次;教育技術學研究的類型;教育技術學研究的基本程序;教育技術學研究的基本工具。
② 量的研究的含義;量的研究的基本程序;質的研究內涵與特點;質的研究的設計步驟;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的聯系與區別;質的研究與定性研究的聯系與區別。
③ 教育技術的研究方法的分類、特點及應用。
參考書目:
李芒等主編,教育技術學導論(第二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08月。
原文標題:黃岡師范學院2021年教育碩士研究生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原文鏈接:http://yjs.hgnu.edu.cn/2020/1014/c254a63267/page.htm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2021考研大綱:黃岡師范學院808教育技術學2021年教育碩士研究生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更多考研大綱信息,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