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學與民俗學》考試大綱
一、考查對象
本大綱供全日制攻讀昆明學院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方向(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民間文學與民俗學》參考使用。
二、考查目標
要求考生系統掌握所報考專業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相關學術問題。
1、系統掌握民間文學、民俗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學科的研究前沿。
2、應用民俗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分析日常生活文化現象及民俗事象,具備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3、能夠應用民間文學學科理論分析中國民間文學文本,解決與民間口頭敘事相關的一些現實問題,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三、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民間文學基本理論及其應用部分約占60%,民俗學基本理論及其應用部分約占40%。
(四)試卷題型結構
題型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四、考查范圍
(一)民間文學部分
1、民間文學的歷史
民間文學的基本概念、民間文學的誕生、民間文學的發展、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
2、民間文學的特征
民間文學的基本特征、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民間文學的時代性
3、民間文學的功能和價值
民間文學的功能、民間文學的價值
4、神話
神話定義、神話類型、神話母題、神話的特征、神話的社會功能、神話研究的基本理論、神話與儀式、代表性的神話文本
5、民間傳說
民間傳說定義、民間傳說類型、民間傳說的特征、民間傳說的價值、中國四大傳說、習俗傳說與民俗傳承
6、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的定義、民間故事的分類、 民間故事的研究價值、AT分類法、故事類型學、民間故事的敘事特點、民間故事家
7、民間歌謠
民間歌謠定義、民間歌謠類型、民間歌謠特征
8、史詩
史詩的定義、史詩的特征、史詩的類型、史詩傳承人、互文性、口頭程式理論、民族志詩學、表演理論、中國史詩帶、中外史詩代表性文本
9、民間敘事詩
敘事詩定義、敘事詩特征、敘事詩分類、敘事詩的流傳、少數民族敘事詩代表性文本
10、民間說唱
民間說唱定義、民間說唱分類、民間說唱特征
11、民間小戲
民間小戲定義、民間小戲分類、民間小戲特征
(二)民俗學部分
1、民俗學概述
民俗學的研究對象、民俗學的研究任務、民俗學的誕生、民俗學的發展、20世紀中國民俗學
2、民俗的特征
民俗的基本特征、民俗的時代性、民俗學與民間文學
3、民俗的起源與傳播
民俗的起源、民俗的傳播與傳承
4、民俗的功能和價值
民俗的功能、民俗的價值
5、民俗的類型
物質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社會生活民俗
6、民俗學田野調查
民俗學田野調查的定義、民俗學田野調查的類型及特征、民俗學田野調查的方法與過程
7、民俗學的當代應用
民俗學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俗學與“一帶一路”戰略
參考書目:
劉守華,陳建憲編,《民間文學教程》,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年第2版。
黃濤編著,《中國民間文學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2版。
鐘敬文主編,《民俗學概論》,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原文鏈接:http://yjs.kmu.edu.cn/content.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190&wbnewsid=1197
以上就是“2021考研大綱:昆明學院805-民間文學與民俗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的全部內容,更多考研大綱信息,請多多關注!